牡丹手记
亞洲經濟與高爾夫關係
    在中國的強勢帶動下,過去五年,亞洲經濟成為全球焦點,而中國透過香港作為離岸結算視窗、開通股票滬港通,進一步實現人民幣對外開放,無形中推動人民幣成為名副其實的「亞元」。
   將亞洲經濟拆開分析,新加坡是一個成功的典範,雖說該家政府實行家長式管治,可是在人口政策、住屋問題上處理得宜,制度透明、公正,即使工資高(人均工資為1.84萬人民幣,較香港高1/ 3), 在租金相對便宜的環境下,其失業率長期持續低於2%,國家經濟持續向好。截至2013年,新加坡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(GDP)為5.5萬美元,較香港和日本的3.8萬美元高約三分之一。
   再看日本,其實只是表面風光。為令日本擺脫長年通縮問題,故於2012年提出新經濟政策; 在“安倍經學”(Abenomics)下進行日圓量化寬鬆,令日圓加速貶值(兌美元由2012年中的78:1下跌至近日的121:1),從而刺激經濟。雖然日圓低下帶動外銷增長,但只是「旺丁不旺財」,因為日本許多工業生產基地已轉移至其他低成本國家,無助於國內勞動力,而且增加國內消費稅又產生巨大後座力,傷害了自身經濟然。截至目前為止,全年國家經濟增長率再往下調,外國的金融機構均預警“安倍經濟學”會失敗收場。
   近日,一位日本高球業界朋友到訪,談到日本國內呈現的不景氣。他說,現在平日到球場打18洞,收費才三千多日圓(即二百多港元),兼且幾乎只有「銀髮族」支持。據說,現在的企業文化與前大大不同,以往下班陪老闆喝酒、放假陪打球的情況愈來愈少,故新加入高爾夫行列的年青人也不斷縮減。新球具的需求每況愈下,高端級球具尤其強差人意,製造商為保持日常運作及資金流轉,一方面進行割價傾銷,另一方面則集中製造三、三線球具,以低至正常一、二折拋售以衝擊銷費者意慾;這種置死地而後生之舉,也有一定成效,但對行業的長遠發展是帶來不可估量的潛在傷害。
   至於中國,現正處於經濟騰飛階段,內銷、外銷發展持續增長,不過,在新政府領導對打擊貪腐、對壓抑房地產抄作、對減少耕地流失等方面嚴格執行,令中國的高爾夫事業不單沒有受惠於經濟強勢,反而進入三十年來最冷的寒冬。無可否認,中國的高爾夫市場是扭曲的,行業的發展並非由運動本身帶動,球場的建成,一部分是作為高端住宅項目的附加價值,一部分則是企業生存的面子工程。任何買賣,都是供與求關係,基於中國的畸形高爾夫生態、惟恐落後於人的一窩蜂心態,令到球場的供應量遠遠超越真正的運動人口。業內估計,這一整頓期將會持續三五年,在這段期間,需要業界的共同努力將高爾夫發展回復到運動的本質上,並藉著奧運掀起運動熱潮,令市場重新步向正常生態,這才能為高爾夫行業創造持續而健康的道路。
1页,现第1页 [首页] [尾页]
友情鏈接 & Links